赛事

蚂蚁IPO风云又起?,蚂蚁pre ipo

周秉义说这句话时眼睛深处闪过一抹感伤,他是真想把拆迁计划继续下去,但现在的情况是,光字片的人怀疑他官商勾结,哪怕现在查清楚了,他是个清官,要改变那些人的想法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而秉昆那边直接撂挑子不干了,他是光字片的大地主,一个人占了近半房子,这可不是几个钉子户那么简单,只要他宁肯砸手里也不同意拆,就谁也拆不动。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周智宇

时隔5年,蚂蚁集团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锋。只不过,这次准备上市的,是其海外板块跨境支付的核心——蚂蚁国际。
近期有消息显示,蚂蚁集团正计划将其海外业务板块“蚂蚁国际”分拆并赴港上市,目前正与监管部门沟通,初步信息显示“无政策障碍”。蚂蚁方面对此未予置评。

去年10月,同样从蚂蚁集团拆分出的OceanBase,也透露过上市的计划。其CEO杨冰表示,团队的最大KPI是希望3—5年内可以上市。

显然,2020年蚂蚁集团IPO暂停后,蚂蚁集团又有了新一轮动作。在去年宣布将核心业务分拆后,让它们独立运营,并接受资本市场的考验。

蚂蚁国际独立上市传闻的背后,是新一轮中企出海潮兴起,跨境支付诉求也随之增强。蚂蚁国际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据了解,蚂蚁国际主打Alipay+、安通环球(Antom)和万里汇(WorldFirst)三大核心产品,覆盖C端支付、B端收单、B2B收付兑等跨境支付服务。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业务或许陌生但其早已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日常支付场景。
在海外,国内用户支付宝扫码购物、消费用的正是Alipay+的技术,外贸公司通过万里汇收美元,手续费比银行低一半;东南亚小商户用安通环球接单,能同时支持250种支付方式。
蚂蚁国际已经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
首先是全球支付网络。目前,Alipay+串联起35个国家的本地钱包,包括韩国的KakaoPay、菲律宾的GCash,甚至欧洲的Revolut。
第二是串联起了中小企业生意。万里汇服务了全球100万中小外贸企业,2024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去年其与敦煌网合作推出的退税服务,让中小外贸企业利润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
第三是技术输出能力。蚂蚁国际的区块链跨境结算技术,已经能实现实时到账,而传统银行电汇至少要1-3个工作日。
与此同时,蚂蚁的区块链技术正应用于国际贸易清关,而AI驱动的风控模型正成为其差异化竞争力。可以说,眼下全球化与AI的赋能正膨胀着蚂蚁国际的想象空间。
目前,中企出海的大趋势已经让蚂蚁国际的价值凸显。阿里集团财报显示,2024年蚂蚁国际营收270亿元,净利润22亿,占整个蚂蚁集团总收入的20%,且已连续两年实现经调整后的盈利。
倘若蚂蚁国际上市融资,进一步开疆拓土加速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布局后,国内的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物流企业、金融科技服务商、中小外贸企业都将能获益。蚂蚁国际的身价,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此番IPO之旅对蚂蚁国际而言是一次提升份额的关键契机,对整个蚂蚁集团来说意义更加重大,或许能为后续其他业务板块的资本运作奠定基础。
2020年11月,一纸公告让蚂蚁集团的A+H上市计划画上休止符。此后开启了近五年的深度调整期,从人事变动到业务重塑,从股东结构重构到组织架构优化,不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和市场机会。
2021年3月,胡晓明辞去蚂蚁集团CEO,由井贤栋接任,并引领公司开启了变革之旅。在业务层面,蚂蚁集团进行拆分与重组,剥离了一些与金融监管要求不符的业务,同时加强了对支付、金融科技等核心业务的投入。
股权结构方面,蚂蚁集团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调整,实现了马云的卸任和无实控人的公司治理结构。自此,蚂蚁也从一个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公司转变为一个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的集团。
不过,随着消金业务被剥离,蚂蚁迫切的需要新业务的壮大,补齐缺失的业绩落差。
去年3月,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宣布将蚂蚁国际、OceanBase和蚂蚁数科三家子公司拆分。以此为基础,蚂蚁开启新一轮组织架构升级,新设集团总裁岗位,并宣布创新业务变成独立公司,独立面向市场,并实行董事会CEO负责制,为其独立融资与上市扫清了内部治理障碍。
显然,蚂蚁想通过OceanBase、蚂蚁国际等创新业务的战略布局,减少对传统金融业务的依赖,并增强其科技属性,以适应市场和监管的新要求。
对于坐拥10亿活跃用户的蚂蚁集团来说,它深度参与金融行业变革的基因没有改变。在完成“蝶变”后,蚂蚁又向资本市场开启新一轮尝试。
让蚂蚁国际、OceanBase获得独立市场估值、释放业务价值也是应有之义。与此相对应的,正是蚂蚁“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加速全球化” 三大战略。蚂蚁集团的身份,也将从“科技独角兽”向“金融新基建”转变。
不过,独立上市之路仍面临多重挑战。
业内指出,蚂蚁国际在推进上市过程中,需应对全球跨境支付市场激烈竞争以及潜在的监管审查等挑战。
蚂蚁这艘金融科技巨轮的方向已定,这些子公司、子业务能否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获得认可,并逐步成为各自领域的巨擘,决定着它们能否再造一个“蚂蚁”。

文章评论 (82)

诡道荒行

叶赫晓光

2025-05-23 11:31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内容详实,观点独到,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

赞 (90) 回复
丹青白菜

狂人阿Q

2025-05-23 16:10

文章分析得很透彻,但我对第三点有不同看法,希望能与作者进一步交流。

赞 (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