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品卡

两个学霸联手,干出两轮电动车界的扛把子

接下来一连三天,未踏出张家口一步,每日早起早睡吃饭练拳下棋,在府里清闲品茶或出门上街随便走走,完全进入了夕阳红一样的生活。

作者:吴迪

2012年末,黄晓明正在拍摄电影《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在一场吊威亚的打戏中,突然狂风大作,引发吊臂偏移,威亚脱离滑轨。

突如其来的事故,使得黄晓明从五六米高空坠落,造成左脚两只脚趾骨粉碎性骨折,左手及右膝挫伤。

治疗期间,他被媒体拍到一张使用平衡车辅助行动的画面。这偶然的一幕,却意外救活了一家小公司——如今中国两轮电动车界的扛把子:#九号电动。

● 九号Segway

彼时,九号公司刚成立不久,创始人#高禄峰和#王野 在北京天通苑租了间带地下室的房子,烧光了200万资金才打造出第一代平衡车,可由于名声不显,导致没有消费者,也没有投资人,资金不能回笼。

就在这生死关头,黄晓明的意外,给九号打了一波免费广告,让九号平衡车的销量有了起色。

现如今,九号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领航者,备受年轻人和老外的追捧。

像他家E110电动车,在国内卖7200元,让不少消费者觉得贵,但出口到美国卖,打完折也要2万多人民币,是中国售价的数倍,却出奇地畅销,打碎了人们对中国制造利润低的刻板印象。

● 打完折后,E110售价依旧高达3000美金

前不久,九号还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又有了倍数级的突破:营业收入51.1亿元,同比增长99.5%,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236%。

很多人不理解,市场上各个品牌的两轮电动车,续航和速度都差不多,凭啥九号能在卖出高价的同时,还能保障高增长?

答案,藏在创始人高禄峰经常念叨的一句话中:

以正合,以奇胜。

《孙子兵法》的这句话,不仅是高禄峰引领企业发展的核心策略,也同样是对九号公司传奇故事的最好注脚——

不止好运气,还有对科技的纯粹追求,以及极致的胆魄。

地下室的学霸创业者

只有专业的人,才能做出专业的产品,干出专业的事。

九号的创始人,是两位来自北航的顶尖学霸——高禄峰和王野,二者毕业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979出生的高禄峰大王野一岁,两人既是师兄弟,也是此后多年携手创业的伙伴。

● 高禄峰

早在学生时代,因相同的兴趣爱好,两人便结下不解之缘。本科期间,他们曾合伙制作北航网页,还共同撰写了一本编程书籍,展现出对技术的敏锐洞察与创新能力。

然而本科毕业后,两人踏上了不同的职业道路。

王野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本校的机器人研究所,继续钻研自己热爱的机器人知识,并在2006年硕士毕业后,带着用机器人改变世界的执念,创立了博创兴盛,专注警用排爆机器人研发。

● 王野

同期,高禄峰则摸索着互联网的浪潮,经历了从硬件工程师到项目经理的蜕变,先后在三家公司任职,从项目经理到高级项目经理再到运营总监,持续地成长与锻炼。

2008年,高禄峰选择了辞职创业,先后创办了一家教培行业的垂直搜索网站和一家团购网站,但都没有激起太大水花。

另一边,王野的发展相对稳定,但由于警用排爆机器人的市场很小,每年的营收和增长率都不高,因此也想着转型。

2012年,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创业。他们受到三亚沙滩上几台平衡车的启发,决定投身平衡车的研发与制作,很快在北京天通苑租下一间带地下室的房子,注册了一家名为“鼎力联合”的公司,也就是九号公司的前身。

在北航时,高禄峰学的是飞行器控制,飞机上有一个关键零件名叫陀螺仪,这正是平衡车的核心零件,凭借熟稔的专业知识,他们仅用两天就做出了第一辆平衡车。

再之后,高禄峰和王野烧光手上的200万做量产,对这款名为风行者的产品寄予厚望。

当时,他们主攻B端市场,为景区提供租赁设备,但由于名声不显,并没有能如愿打开市场,进入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 九号的平衡车

若非黄晓明的那场意外,成功把风行者带出了圈,两人的创业故事很可能戛然而止,更不会有今天在畅销全球的九号公司。

但无论如何,高禄峰和王野在出租房中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并在2013年推出了第二代产品Ninebot。

这次。他们把价格降到了万元内,开始面向个人消费者,很快就实现了盈利并且吸引投资机构关注(当时的平衡车和现在的人形机器人一样是明星项目),估值已高达6000万元。

再加上,当时明星胡海泉不遗余力的带货——他经常在公开场合使用平衡车,并赠送给其它明星好友,更让九号的平衡车声量暴涨,次年营收飙升至2-3亿元,毛利率达40%。

故事发展到这里,可谓十分顺遂,但2014年,一场真正的风暴正悄然逼近……

惊心动魄的谈判

2014年来自美国的那场危机,至今让高禄峰和王野心有余悸。

彼时的九号,发展迅猛,刚刚获得小米、红杉、顺为等基金的8000余万美元A轮投资,成为小米生态链成员,正准备进一步把平衡车的价格打到2000元内,面向更多消费者,干劲十足。

● 如今,九号的平衡车已经非常平价

但那年9月,高禄峰突然收到了一封起诉信,让他如临大敌。

怎么回事呢?原来,全球平衡车鼻祖Segway以专利侵权为由,对九号公司申请了337调查。

所谓337调查,是美国的一种具有单边制裁性质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也是美国企业阻止竞争对手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最有效的途径。

像中兴、华为、大疆等知名企业,都曾频繁遭遇这项调查的骚扰。

而一旦败诉,就意味着彻底失去美国市场。

这对以平衡车为核心产品,计划着未来上市的九号来说(美国是全球最大平衡车市场),是难以忍受之痛。

收到调查通知的高禄峰深知其中利害,立刻停止了原本的行程,紧急飞往美国与Segway进行磋商与谈判,试图通过磋商扭转局面。

他深知希望渺茫,但无论如何也要去试一试。

在与Segway团队的初步接触中,机敏的高禄峰却捕捉到了一个关键细节——这家老牌企业内部有两个派别:一方是以投资机构为主的股东方,另一方则是创始团队组成的管理方。

前者唯利益导向;后者则和高禄峰一样热爱机械,对品牌怀有深厚情感,更关注企业长远发展。

这样的发现,让此时刚完成融资、资金储备充足的高禄峰有了一个怪点子:既然纠纷难以在短期化解,那能否向对方许诺一个更为长久和丰厚的回报?

比如,直接收购Segway,双方兵合一处,坐稳全球平衡车的龙头位置。

●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和Segway平衡车

他试探性提出了这一构想,对此,大股东不屑一顾,管理层却展现出兴趣。

这让高禄峰看到了一丝希望,在后续谈判中,他抛出更具吸引力的报价,加之管理层的斡旋,终于打动了大股东。

就此,一场漫长的“蛇吞象”博弈拉开了帷幕。

高禄峰首轮赴美谈判便充满戏剧性:大股东曾在会议现场临时反悔,可在高禄峰起身告辞的瞬间又突然松口。

此后6个月,九号团队为了顺应对方的习惯,横跨12小时时差,常从深夜谈判至凌晨三点,但大股东始终态度暧昧,时而同意时而反悔。

反复的拉扯,持续牵引着高禄峰的神经,到最后,他实在忍无可忍,向对方发出最后通牒,表示对方再犹豫不决,自己也将停止谈判。

商场如战场,要有奇谋,更要有气势,高禄峰的威慑,有了效果。

2015年4月1日,他突然向管理层表示:“我们在今天早上完成了对Segway股权的100%收购。”

在场的不少人都认为这是愚人节玩笑。

但现在,打开九号公司的官网,会发现它的英文全称为Segway-Ninebot——

高禄峰抓住了唯一的机会,悄然完成了对全球平衡车鼻祖的并购,并将后者品牌、渠道及核心专利收入囊中。

九号公司,成了在337调查中少有的胜诉方,并一跃成为全球行业龙头,创造了跨国“蛇吞象”的商业神话。

没有庆祝,马上战斗

危机解除了,但高禄峰的危机感并没有褪去。

一方面,确实心有余悸,但更多的,还是他强大的自驱力。早在学生时期,他就评价自己:无法闲下来。

正是这样的危机感,才造就了九号今天的神话。

他重视效率和员工管理,为了掌握公司最客观的信息,他倡导平等交流,公司不允许称“总”。

● 九号公司

开会时,他避免一切寒暄和客套,对于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会发表意见,还会因不同意见爆发激烈争论。

有几次,他甚至和王野产生了激烈的争吵,让员工感觉他俩马上就要打起来。

饶是如此,高禄峰也从未感觉公司彻底安全,在做大后,他时常感觉很多消息不能传到他那里,为此,他时常亲自下场,找一件事做“切片”,一查到底。

他这么做,是因为有一个宏大的梦想:把九号培养成和大象一样强壮的公司。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高禄峰和王野定下了公司发展的基本逻辑:

一定要有个能赚钱的业务兜底,再根据时代发展和自身能力断拓展新业务。并且,尽量把每个业务都做到全球第一第二。

九号第一个兜底的业务是平衡车,雷军等资本大佬的站台,让九号实现了对Segway的收购,2017的平衡车销售已高达10.29亿元。

再之后,他们开始探索起新业务,2018年,九号滑板车、智能机器人等业务相继展开;2019年,营收飙升到了45.86亿元,并在那一年末,正式杀入了智能两轮电动车市场。

2020年,九号公司成功敲钟创业板,那一天,高禄峰和王野将敲钟仪式交给“方糖”机器人上台完成,首开A股机器人鸣锣上市的先河,而雷军也发声祝贺了这对创客。

 

● 雷军在小米之家,体验九号卡丁车

再之后,就是在电动车领域不断创造神话,首年卖出10万台,三年突破百万台,今年,在国内累计出货已经超过700万台,向同行们展示了“九号速度”。

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九号踏实做产品和用心布局的必然结果。

在产品端,九号的两轮智能电动车,无论是机械素质还是智能化,都领先于同行,是不少年轻人心中的“白月光”。

● 九号电动E300系列,速度高达135km/h,售价高达28000元。图片来源:九号官网

在智能化上,九号研发了Ridey Go!和RideyFun等智能系统,把倾倒报警系统,无钥匙启动、座椅感应、即走即停等只有汽车才有的功能下放到电动车上,迅速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

在某些国家,九号甚至因质量过硬成为特殊场景的“秘密武器”——据传其产品曾被用于特定战场环境,足见技术护城河之深。

比规模扩张更值得称赞的,是九号的盈利能力。

去年,九号营收虽仅为雅迪的一半(141.96亿元),净利润却直逼后者。

赛迪顾问2022年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国在世界500强中,有着最多的制造业企业,但平均利润率仅2%,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2025年一季度,九号公司的利润率已达8.6%,接近美国制造业平均水平,海外营收占比超过40%。

这样的成绩,称一句中国制造业之光,并不过分。

机器人之梦

在电动车市场站稳后,高禄峰和王野进一步加大了对未来赛道的投入:机器人。

机器人并非九号的新业务。

早在创业之初,他们就有个“机器人之梦”,ninebot中的bot就是机器人的意思,二人在平衡车站稳市场后,就着手机器人的研发。

● 九号的“方糖”机器人在敲钟。图片来源:九号官网

2020年九号公司上市敲钟时,高禄峰和王野将仪式交给“方糖”机器人上台完成时,就足见他们对机器人的信仰。

当时,高禄峰确信机器人市场会在未来3-5年爆发,形成一个万亿产业。

而且,他极为务实,认为机器人是需要长期投入的业务,不能够揠苗助长,而应稳扎稳打,确保机器人业务能有造血的能力。

他再次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时至今日,机器人行业果然迎来了一个爆发期,不过,与多数企业沉迷于“人形机器人”的概念、实用性还有待商榷时,九号的机器人早已具备了明确的应用场景,能实现自我造血。

高禄峰和王野聚焦场景需求、技术成熟度和性价比三方面,主打酒店服务机器人和割草机器人。

● 九号机器人系列。图片来源:九号公司官网

像他们的酒店服务机器人,已覆盖国内近万家酒店、餐饮等行业,成功入驻万豪、希尔顿等一线酒店集团,并与锦江集团、尚美、格林、亚朵等大牌连锁酒店集团达成深度合作,累计配送上亿次。

这种“从场景中来,到场景中去”的研发逻辑,加上电动车业务的托底,让九号机器人在行业走得更加沉稳。

2025年,高禄峰将E-bike(电助力自行车)作为重点业务,并计划在未来做到全球第一。

在更远的未来,机器人无疑是九号的又一增长级,高禄峰表示:等具身智能的“水温”够了,九号就下水。

而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把九号变得更加强壮。

对高禄峰和王野来说,在科技创业的征途上,从不缺乏挑战。

但正如在九号上市前夕,两人写给全体员工的寄语那样——

没有庆祝,马上战斗。

这对北航学霸始终保持着创业者的警觉与冲锋姿态,不仅拥有真正的科技理想主义,并且愿意脚踏实地,把理想播种在脚踏实地的土壤中,静待枝繁叶茂,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 参考资料:

[1] 无相商业趋势|雅迪,要被九号超车了

[2] 商界杂志丨高禄峰:平衡有术

[3] 中国企业家杂志|年营收超百亿,两位北航创业者的“红海”逆袭

[4] 中国企业家杂志|九号公司高禄峰:全球化像个不断进化的生命体

文章评论 (68)

机战蛋

小呆昭

2025-05-23 06:31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内容详实,观点独到,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

赞 (75) 回复
懒人长庚

辰辰家小跟班

2025-05-23 05:17

文章分析得很透彻,但我对第三点有不同看法,希望能与作者进一步交流。

赞 (8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