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江浙沪传奇男人,掏走小学生100亿

没有理睬郑芳的埋怨,视线停在半天妖烤鱼旁边一家婚纱影楼的橱窗前面。

盲盒刚走,卡牌又来了。

能让年轻人上头的小玩具动辄捧出大生意。最近,“排队上市群”又多了一位,那就是卖卡牌的老大哥卡游。

在2024年1月首次递表上市未果后,卡游在2025年4月14日卷土重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



一个卖小卡片的企业,谁给它上市的勇气?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招股书显示,去年卡游营收超100亿,同比增速达到277.78%,经调整利润为44.66亿,综合毛利率更是高达67.3%,比“盲盒茅台”泡泡玛特还要高。

用2元小卡赚走小学生百亿,很多人不知道,卡游幕后最大boss李奇斌,本人比产品更疯狂。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泡泡玛特的创始人是个看起来很有童心的80后。如此懂小学生的卡游,老板怎么也得是个90后二次元少年?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竟然是个70后浙江人,造卡游之前还是个中专毕业的水利员,循规蹈矩的生活跟现在的卡游教父实在有点搭不上边。



谁也想不到,这么懂小学生的为何是个53岁大叔?

答案还要从李奇斌的前半生说起。



欠下300万,一夜辞掉老家铁饭碗

时间拉回几十年前,李奇斌估计自己也想不到能有这一天。

毕竟,曾经的他还是一个安稳的浙江公务员,前半生像大部分普通人一样中规中矩。

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一个小镇,家境还算不错,父亲从事箱包生意。曾有媒体报道说当别人还在走路上学的时候,他就已经骑着几万元的摩托车上学了。

19岁的李奇斌从中专毕业后,进入杨林镇政府做了一名水利员。



然而他想不到,命运此刻却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父亲突然出车祸。再加上箱包生意里家族人员较多,管理难度大。很快也出现危机。

最困难的时候,李奇斌一家背负足足300万元的债务。

现在听起来都足够多的债务,放到上世纪90年代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当时的李奇斌,靠水利员的固定工资显然很难还上债务。为了能尽快帮父亲还债,24岁的李奇斌做了个相当“大胆”的决定:

辞去乡镇铁饭碗,开始“下海”。

想创业,做什么好呢?当时,李奇斌敏锐发现,同样是大大泡泡糖,只要是附带卡片的价格能从几分钱卖到1毛多。甚至有老板告诉他,仅苏州市场每天就能卖四五个集装箱的卡片。



他觉得,只要用好这种不起眼的卡片,一定藏着大金矿。

于是,李奇斌说干就干,果断all in卡牌!

一开始还是先试试水,凑齐批发的钱定做卡通贴纸拿去其他地方卖,结果一周就挣了8万。尝到甜头后,他果断放入更多筹码,2001年创办甲壳虫集团,一创立就大获市场青睐。



曾有媒体报道,甲壳虫首年就盈利超300万,把他家里的债给还上了,也让李奇斌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同事们欢欣鼓舞,李奇斌却突然有了未雨绸缪的危机感。

“我们的产品是在跟着市场走的,比如市场今天流行斗罗大陆,我们就做斗罗大陆的卡牌,但是如果市场今年没有流行的动漫或IP,我们就没有东西可做。”



毕竟,那时的甲壳虫说白了还是一家平平无奇的印卡公司,就是完全复制搬运。没有自己的卖点记忆点,也处在行业议价权的底端,随时可以被取代。

现实证明,李奇斌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为了摆脱困境,李奇斌又做了一个大胆的“跃进”决定:要干自己的IP帝国。

由于过去,李奇斌曾带着公司成功拿下过变形金刚、赛尔号等IP的独家版权,这些经验也给了他信心。于是在2014年,他二话不说,就从动漫卡牌领域大步跨到建设动漫乐园。



梦想很美好:要在开化县建立全国唯一的动漫王国,推出动漫衍生定制平台漫D客、打造原创动漫作品,李奇斌还曾去韩国引进全息科技馆。

然而现实却相当骨感。这个决定,不仅没能帮甲壳虫掌握自己的话语权,反而还差点丢了半条命。

李奇斌低估了线下重资产的难度。计划投入十几亿建设的甲壳虫动漫产业园融资失败,几块用地项目先后停工,不少业务光是烧掉的授权费开销就超过千万,最终被迫解散。

甚至从2016年开始,公司也因此陷入资金链危机,工厂停工、员工欠薪,进入了“至暗时刻”。



还是那句话:不折腾就不会死。

陷入外忧内患下的李奇斌,差一点就要重蹈父亲当年的老路。



找到最硬底牌,做卡牌界“MCN”

当时人们都以为甲壳虫要就此销声匿迹了。

谁也想不到,从低谷中拉了李奇斌一把的,还是个日本大IP——奥特曼。



2018年,李奇斌不死心,决定砍掉各种不赚钱业务,再次重新聚焦卡牌业务,做起浙江卡游文化传播公司。

正是在这年,卡游获得新创华(奥特曼系列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权总代理)授权,推出奥特曼卡,也是第一批冠以卡游品牌的卡牌重出江湖。

一上市就被小学生狂买,凭借小学生们对奥特曼的热爱,李奇斌再次翻身。



曾有媒体在2021年报道,卡游在当年的销售额有望突破20亿。这一次翻盘,李奇斌还搞定了不少大佬,如红杉中国和腾讯的投资。

当然,光靠一个奥特曼还不够。能从低谷逆袭成卡牌教父,少不了李奇斌的两个“反骨”打法。

首先是靠翻红老IP,做卡牌界“MCN”。

因为曾经在自造IP上吃过大亏,李奇斌也决定与其费力不讨好造IP,不如死磕大家熟知的老IP做盘活。

从奥特曼,叶罗丽,再到小马宝莉、火影忍者、斗罗大陆动画、IP A(2018年发行的日本漫画系列)等,其实很多IP本来在中国都已经“过气”了,但李奇斌硬是想出新玩法让其翻红。



他找到小马宝莉官方合作画师以及全球知名的艺术创作者,绘制了不同风格的全新立绘。为此又发明稀缺卡玩法,直接激发了玩家的复购收集欲。

如果说奥特曼俘获了男生的心,那“小马宝莉”则让卡游打开了女性市场。一张稀有卡拍出21万元天价登上热搜,更推动女性消费者占比飙升至近五成。



国内的大火IP也没放过。与腾讯合作推出过《洛克王国》衍生品,还与《元梦之星》《蛋仔派对》《第五人格》等陆续合作,不仅找到新赚钱业务,还多了一批游戏爱好者,可谓一鱼多吃。

其次,是“大胆”给经销商让利,狂刷存在感。

看到卡牌赚钱,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入局。为了让自己的产品卖到更多地方,李奇斌大胆放话,会以零售5、6折的价格供货给玩具店、文具店、零售店、主播等下游经销商。

还要设置返点机制,根据规模返还约3-10个点。也就是说,体量越大,折扣越多,直接吸引了不少实体店小老板。

给出远超过同行的好处,显然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更愿意做卡游的生意。截至2024年底,卡游在中国31个省份已拥有217个经销商。说白了,随便走进一个文具店或谷子店,就躲不过卡游的卡片。



存在感越多卖的越多。靠着两步棋,2024年卡游营收100.57亿元,同比增长278%成为行业老大。

李奇斌也有了一个新称号:卡牌教父。



卡牌狂卖百亿后,他还有个更大野心

回头看,从乡镇水利员到“卡牌教父”,李奇斌经历了两次人生中的大起大落,都是卡牌把他拉出来。

有人说,53岁的李奇斌,需要感谢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们。

不得不说,在潮流玩具领域,泡泡玛特与卡游无疑是备受瞩目的两大玩家,都突破100亿元大关,净利润也都是三四十亿左右。

但在商业世界,没有永恒的常胜冠军。卖盲盒的王宁曾说,“我不信奉任何单一的成功逻辑。”



李奇斌也很明白这一点,公司越来越大,他也感受到新的危机:下一个小马宝莉在哪里?

毕竟,卡游多个主力IP授权均面临到期,比如奥特曼于2029年到期,叶罗丽2033年到期。

同时,李奇斌还要面对官方监管的严苛审视。他很清楚,光打动小学生不是目的,大众正规化才是未来。



比造IP、比资源,李奇斌显然都比不过更专业的玩具巨头。所以他押注两条新赛道。

一是努力进入主流“国家队”群。

这些年,卡游先后和国画家戴郭邦先生合作推出四大名著卡牌,和金庸小说联名推出金庸侠客令系列卡牌,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研发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收藏卡。



还与国内一家知名博物馆开始合作,未来会推出一款重磅级的联名卡牌,总之就是要向更积极的方向做文化传播,破除很多人对卡牌等于“不务正业”的刻板印象。



二是去做更大众化的生意。

这些年,李奇斌也并不满足于一个卡游企业,开始尝试新的生意,比如玩偶、文具等产品,尽管营收占比依然较小,但也是向全民企业迈出的第一步。

即使卡牌帝国如今已经狂飙到百亿营收地位,李奇斌依然每天不敢松懈。



为啥?就怕有一天被同行赶超,被市场淘汰。

无论是大胆辞去铁饭碗创业,还是卖卡牌干到全国老大,都阻止不了李奇斌接下来还要继续折腾。

毕竟未来,卡游能否从“盈利机器”,走向“真正被尊重的文化品牌”,甚至在全球干出下一个泡泡玛特的影响力,都在李奇斌的一念之间。

用跨界思路创新,永远是门好生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评论 (14)

布咖文

魔冥王

2025-05-23 09:21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内容详实,观点独到,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

赞 (34) 回复
离落城

阿谁

2025-05-23 16:12

文章分析得很透彻,但我对第三点有不同看法,希望能与作者进一步交流。

赞 (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