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流纹岩】
特朗普心心念念的“金色穹顶”计划终于有新进展了。
5月20日,他批准了用于该计划的预算,总计1750亿美元,并且要求在3年内,也就在特朗普任内完成交付——可不要像波音空军一号那样,人都下台了飞机还没坐上。
特朗普宣布“金色穹顶”计划
“金色穹顶”计划最初于2025年1月27日提出,当日刚上任的特朗普发布了名为“美国铁穹”(The Iron Dome for America)的行政命令,计划启动一项导弹防御计划,旨在彻底防御美国国土不受外界任何国家的导弹袭击,包括弹道导弹、高超音速导弹、先进巡航导弹和来自空中的各种打击。也许是嫌“铁穹”跟自己的富贵气质不相符,2025年2月27日,这个计划被改名为“金色穹顶”(Golden Dome)。
这听着就顺耳多了。
“金色穹顶”计划包括多层次、多范围、多领域的拦截手段。其中提及要加速部署“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空间传感器层”“扩散作战太空架构”的托管层,并且开发一种用于助推段拦截的增殖拦截器星座。
此外,“金色穹顶”还包括可抵御“针对高价值目标攻击”的低层和末端拦截能力,开发和部署“非动能手段”以增强对弹道导弹目标的拦截能力。
首颗NG-OPIR GEO卫星,号称其具备探测超远程空空导弹的能力
作为“金色穹顶”计划的关键作战域,天基系统将是整个“金色穹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提及的“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空间传感器层”,就是原作为“扩散作战太空架构”的“太空传感器层”,后归属导弹防御局的“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传感器”(Hypersonic and Ballistic Tracking Space Sensor,HBTSS)。
“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传感器”计划安装在“扩散作战太空架构”的“中视场红外卫星”上,提供导弹预警/导弹跟踪/导弹防御能力。该系统使用了一种灵敏度极高的大型低噪声红外面阵探测器,能在中波红外波段工作,旨在跟踪和提供大气内飞行的高超音速导弹的火控解决方案,而“扩散作战太空架构”的跟踪层卫星还将探测弹道导弹末助推级的飞行。
和传统助推段跟踪有所区别的是,大气内滑行的乘波体弹头的尾流温度能够达到局部10000K以上,但其热源高点并非弹头本身,因此会导致探测器发现的最大热流处并非弹头本身,而探测乘波体弹头的红外传感器需要更高的精度和分辨率以分辨滑翔体位置。
导弹防御局最初选择4家公司进行初步设计,并且选择了L3哈里斯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开发“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传感器”的初步验证卫星。
根据2025年3月导弹防御局关于“金色穹顶”计划披露的文章,两颗“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传感器”T0试验卫星在入轨后仅仅45天内就拍摄了第一张图像,并在入轨后119天内(原计划要到发射1年后)参与了“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传感器”的首次测试“高超音速试验台”-1,首次探测到了高超音速导弹大气内滑行的红外迹象。
目前,两颗“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传感器”T0试验卫星已经拍摄了超过350000张图像,收集了包括导弹防御局飞行测试、其他政府机构飞行测试、商业飞行测试、其他红外事件和环境事件(洛杉矶大火)的图像,以支持传感器性能标定。
“高超音速核弹道跟踪传感器”拍摄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画面
此外,“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传感器”T0试验卫星还进行了“高超音速试验台”-2试验,并且在尝试进行其他试验。
2025年3月24日,导弹防御局和美国海军合作开展了一次滑翔头高超音速靶弹试验,编号为“额外飞行试验”-40。
此次实验包括进行一次空射中程弹道导弹靶弹,演练了从发现到跟踪,最后由装载了“海基终端”增量3的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平克尼号发射了一枚模拟的SM-6导弹。此次实验中“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传感器”T0卫星也进行了跟踪,处理并生成火控数据下发给阿利伯克导弹驱逐舰,用于模拟宙斯盾系统的交战。
2025年内进行的“额外飞行试验”-43试验将试验实弹拦截效果。2025年4月10日,L3哈里斯公司宣布“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传感器”试验传感器的性能达到了预期,公司已经准备好开始全速生产业务运行的“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传感器”。
美国太空发展局正在开发和运行“扩散作战太空架构”(Proliferated Warfighter Space Architecture,PWSA)大型低轨道星座,该星座具备多种功能,其中一个是进行弹性的导弹预警、跟踪和防御。
执行该功能的轨道层被称为“跟踪层”。跟踪层包括采用类似“空间跟踪和监视系统”宽视场捕获传感器的,工作在近红外波段的旋转视场扫描宽视场红外载荷以探测和跟踪导弹。
目前已经发射了“0批次”的8颗跟踪层卫星,而正在规划的1、2、3批次“扩散作战太空架构”的跟踪层卫星中,1批次跟踪层包括诺斯罗普·格鲁曼和L3哈里斯公司各14颗“初始作战能力”跟踪层卫星。
此外,1批次跟踪层还包括四颗用于演示的“火控解决”卫星,将采用T1技术状态的“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传感器”,以演示火控级数据生成和导弹防御。
而2批次包括18颗“扩散作战太空架构”2批次跟踪层卫星,最迟于2027年4月发射。每家供应商将提供16颗携带有宽视场红外传感器的导弹预警/导弹跟踪卫星,另外还有两颗额外携带“高超音速和弹道跟踪传感器”的导弹防御卫星。
3批次跟踪层卫星将选择一家或多家承包商,以部署最多54颗跟踪层卫星,还可能购买其他卫星和传感器载荷。这54颗卫星中包括40-45颗跟踪层卫星和9颗多任务卫星,后者同时具备导弹预警、导弹跟踪和导弹防御能力。
“扩散作战太空架构”0A组卫星,包括两颗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研制的红外预警卫星
此外,“扩散作战太空架构”还具有用于串联跟踪层卫星数据的“传输层”卫星,使用其Ka波段和激光星间链路转发数据,其“0批次”传输层卫星于2024年12月9日成功和挪威的F-35,P-8飞机使用传输层的link16载荷进行了通信。
然而,“扩散作战太空架构”出现了采购腐败丑闻和技术问题,其用于初步实验的“0批次”传输层卫星中均未完成原计划进行的8种激光通信试验,其中一家承包商完成了3种,而另一家承包商只完成了1种。2025年1月16日,太空发展局局长德里克·图尔尼尔因采购腐败而被停职,随后被撤职。
受到激光星间链路和国家安全局提供的加密载荷交付问题的影响,1批次卫星的部署已经从2024年9月推迟至今,现在仍未发射。且有传言指出由于“扩散作战太空架构”进展不力,太空军可能会取消“扩散作战太空架构”后续的传输层卫星采购,更换为采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盾”卫星服务。
文章评论 (79)
爱烤虾的侯爷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内容详实,观点独到,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
青鸾峰上
文章分析得很透彻,但我对第三点有不同看法,希望能与作者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