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大国关税战,全球都在瑟瑟发抖,阿根廷却赢麻了,阿根廷征税

婚礼仪式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俩人站在台上各自诉说着除了对方,没有人在意的一些话。双方的家长上台,那就更没人在乎了。听的最多的,就是说蓝彩萍这下找上了,男方年薪百万。当然话不是那么直接,而是说什么事业有成、一表人才这那的。至于婚礼,那就真是那么回事儿了。


作者|幸凯 剑书

米莱,最近赢麻了。

当全球许多国家因关税战瑟瑟发抖时,阿根廷却一步步从通胀率飙向300%的崩盘边缘,借中美博弈的锋划出一条经济逆袭线。

在刚刚结束的首都立法选举中,总统米莱的自由前进党取得了历史性胜利,终结了对手近20年来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掌控。

最新数据显示,阿根廷今年4月的通胀率为2.8%,前4个月内累计通胀率为11.6%,已经降到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年初预计4.5%的GDP增长目标,也进展顺利。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个曾几乎被外债压垮、连厕纸都短缺的南美落魄国家,如今却似乎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

2025年4月,阿根廷总统米莱一举宣布取消外汇管制,并顶着压力与中国签署了一项5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随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访问阿根廷,IMF也敲定了200亿美元贷款援助。

一手接过IMF的纾困额度,另一手继续向中国开放大门,拼命降低关税,疯狂买入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平抑物价……曾经的“亲美疏中”早已抛到九霄云外,米莱上演了一波教科书级别的操作。

在大国关税战的刀锋上跳舞,阿根廷怎么做到的?


从米莱对华态度的180°转变上,最能看出其疯狂表象之下,冷静务实的柔软身段。

曾经在选举中对华采取敌对态度,甚至扬言要断绝关系,上任后米莱却完全换了一副面孔,称中国为”一个有趣的贸易伙伴”,希望双方成为“可靠和稳定的合作伙伴”。


图说:挥舞链锯参选的米莱,一度被视为狂人。 来源:南风窗

此次关税战爆发后,阿根廷更是上演一系列教科书级别的操作。首先就是,顶着美方的压力,跟中国续签了货币互换协议。

关税战刚刚打响时,美国国务院拉美问题特使卡罗内就向阿根廷政府施压,声称中国同阿根廷本币互换合作是中国对阿根廷的“勒索”,希望看到其终止。

据《南华早报》报道,阿根廷还受到威胁——如果不终止与中国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并与中方 “保持距离”,那美国将停止支持阿根廷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贷款申请。4月14日,美国财长贝森特飞往阿根廷,准备对米莱当面施压。

然而,贝森特人还没到,4月10日,阿根廷央行就抢先发布声明,宣布与中国续签价值350亿元人民币(约50亿美元)的本币互换协议。

这个时间点,拿捏得可谓是妙到巅毫。

要知道,就在次天(4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就要对阿根廷的200亿美元新援助计划进行投票,而美国在IMF拥有最大投票权。

为什么阿根廷冒着被IMF“卡脖子”“断粮”的风险,也要提前一天宣布与中国续签?

答案是,今天的中国对阿根廷实在太重要了。


目前,中国是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巴西),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第三大投资来源国。2024年,阿根廷对华出口大豆占其出口量的92%,牛肉占57%。

《华尔街日报》此前就刊文指出,“米莱发现自己难以与中国脱钩”。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扮演着阿根廷金融体系的关键“稳定器”,对改革动荡中前行的米莱,极为关键。

就拿此次续签的350亿元人民币(约5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来说,简直是阿根廷市场的“速效救心丸”。

据阿根廷经济部测算,协议签署后几日内绕开美元结算,节省了近3.2亿美元汇兑成本,相当于覆盖全国公立医院半年的预算,也让比索止跌回稳,预估外汇储备压力能减轻20-25%。

这是因为,一张以人民币为基础的全球货币互换网络,正在悄悄扩张。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已有超过40国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基本覆盖了全球六大洲重点地区的主要经济体,总规模合计约4.1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在拉美的核心圈子,就包括阿根廷与巴西、智利。

自2009年达成合作以来,中阿的货币互换协议多次在阿根廷危急时刻扮演了“白衣骑士”的角色。

比如,2018年债务危机爆发时,阿根廷就凭借货币互换获得的人民币资金,偿还部分外债,避免了债务违约的灭顶之灾,稳住了国际市场的信心。2023年,阿根廷企业再次借助该机制,从中国顺利进口大量工业产品和电子设备,有效规避了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大大降低了贸易成本。

这份协议不仅帮助阿根廷缓解外汇储备压力,还促进了双边贸易便利化,在经济困境中尤为重要。

难怪阿经济部长卡普托会说:“在经济沙漠中,中国协议是唯一绿洲。”

如此评价,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更为戏剧性的一幕是,中阿协议签署几天后,IMF的贷款并没有像卡洛内警告的那样出现困难,反而照样给阿根廷批了200亿美元,其中首笔12亿美元当日到账,其余款项将分阶段在2025、2026年陆续拨放。

美国财长贝森特甚至在访问阿根廷时公开力挺米莱,称其“果断领导让美阿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

IMF批准融资协议当天,世界银行也宣布向阿根廷提供120亿美元的经济支持计划,美洲开发银行也宣布向阿根廷提供100亿美元融资。

IMF的“背书效应”,逐步显现。

阿根廷不仅短期内稳住了汇率,还获得国际评级机构认可。随后的5月,惠誉将阿根廷的长期外币主权评级上调至“CCC+”,明确指出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和IMF项目是评级提升的关键驱动力。

那么,为什么美国对阿根廷的“背刺”举动不以为忤,继续支持米莱呢?

首先,米莱在全球范围内被认为是极右翼的代表人物,跟懂王属于“惺惺相惜”。特朗普当选后,米莱立刻飞往海湖庄园,成为特朗普当选后会见的第一个外国领导人。曾经因为阿根廷在联大投票批评美国,米莱就炒了阿根廷外长的鱿鱼。

相比之下,与中国开展贸易、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虽然刺激美国,但毕竟是多年来延续的做法,可以理解。

其次,IMF之所以给阿根廷进一步提供200亿美元的贷款援助,也是因为“债多不压身”。截至2025年2月,阿根廷对国际机构的债务高达755.52亿美元,其中IMF债务为407.12亿美元。仅利息一条,2025年阿根廷就需要向IMF支付19亿美元,此外还有多批以美元计价的政府债券将于年内到期。

说白了,IMF是阿根廷最大的债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IMF也难免被拖下水。

天价债务,叠加多次违约的前科,阿根廷的偿债能力一直让债主头疼。或许是担心阿根廷出事,之前的钱都打水漂,IMF也只能继续被套牢。

这点小心思,想必也被米莱拿捏得死死的。

最后还有重要的一点,关税战爆发时,美元恰好处于一个疲软窗口。美联储鉴于经济衰退风险连续暂停加息,美元指数应声从103.8回落至94.3的两年低点,创下自2023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之一。4月第一周,美元暴跌1.7%,“安全港”角色一度被市场质疑。

正是在这一“窗口”内,米莱迅速宣布全面放开外汇管制,并取消企业进口支付和资本流动的限制。这一举动,也直接让官方与黑市的汇差从80%急降至15%,企业和个人争相将海外利润兑回比索,掀起了一场“非正式美元”抛售与“正规美元”结汇的热潮。

阿根廷央行数据显示,其央行外汇储备在三个月内从238亿美元飙升至387亿美元,增幅达62%。

这一操作,不仅避免了前总统马克里因强行取消管制而导致比索单月贬值37%和150亿美元资本外逃的戏码重演,也让阿根廷成为2025年拉美唯一资本净流入国。

对比一下,同期因大幅加息而致使GDP增速降至0.8%的巴西,阿根廷可以说是成功地将美元疲软期,转化为它的黄金吸金窗口。

如今回顾这一波操作,真要感叹一声“666”,不愧是玩经济出身的。


不知不觉,人们突然发现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阿根廷似乎“稳坐钓鱼船”,悄悄拿到了两边的红利。

对中国来说阿根廷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主要是大宗原料和锂矿两条线。

仅2025年上半年,阿根廷对华大豆、玉米和植物油的意向订单就达到9亿美元,并计划在下半年增量25%。牛肉出口同样表现亮眼,有望填补美国牛肉被加征关税后腾出来的市场空缺。

同时,作为全球第三大锂储量国,阿根廷握有新能源领域的王牌。据媒体报道,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向阿根廷的锂资源项目投资22亿美元,一个是迪亚布里斯盐湖项目,另一个是阿里萨罗盐湖项目。此外,阿根廷还有10个正在开发的锂资源项目,锂资源产量将达到26.2万吨。在锂出口中,有43%指向中国,仅11%销往美国。

对美国,阿根廷则坐拥“10%”的最低关税条件,努力精耕高附加值产品。

4月,阿根廷外长在华盛顿正式启动涵盖50种商品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目标将对美平均关税从10%降至零,同时保障南方共同市场框架下的区域利益。若得以成功实施,这个举动将为阿根廷制造业和服务业打开增长空间。此外,美国私募与矿企也开始布局阿根廷能源和矿业领域,潜在投资额逾5亿美元。

有媒体曾问过米莱,为什么会转变对中国的态度。他回答说,“有时一个人必须学习,如果我不学习,我就会伤害阿根廷人”。

这种灵活应变、冷静务实的态度,无疑是身处大国博弈夹缝中的一种生存智慧。

事实上,不少拉美国家也在尝试逐渐摆脱单一依赖美国的局面,探索更加独立自主的外交和经贸战略。阿根廷的策略,或许能为他们提供三个启示:

1、资源杠杆化:将国家战略资源与大国核心需求绑定,转化为地缘政治筹码;

2、金融工具创新:通过本币互换等非对称工具,降低对美元体系的依赖,规避制裁风险;

3、把握准确时机:锚定美元周期、政策窗口,将外部波动转化为内部机遇;

真正聪明的国家,并不会轻易选边站队,也并非永远中立,而是始终想清楚——何时沉默、何时开价。


2025年风高浪急,世界格局巨变,面对关税、脱钩,普通人如何守护自己的钱袋子?

若你有这个困惑,一定要看智谷趋势内部研判,每周为您解读国际、宏观、政策、楼市、商业等重要动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趋势,直达财富的本质信号。

原价299/年,通过本文订阅,智谷老读者福利价199元/年,还加赠一年12场闭门直播!

限时开放30个名额

299元立减100元

三天后窗口关闭

参考文章:

牛弹琴:米莱最新对华表态,让西方大吃一惊

南风窗:阿根廷“疯子”总统,又挥起了电锯

奥派经济学:米莱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拉美陷阱”

环球时报:顶住美国施压,阿根廷与中国续签!

新华网:IMF融资能否帮助阿根廷应对经济挑战

文章评论 (46)

蛮夷

炊饼哥哥

2025-05-22 22:57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内容详实,观点独到,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

赞 (55) 回复
陈家枫少

拾一

2025-05-22 16:27

文章分析得很透彻,但我对第三点有不同看法,希望能与作者进一步交流。

赞 (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