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Tiago Nogara
上海大学巴西博士研究生
不久前,美国南方司令部司令阿尔文·霍尔西(Alvin Holsey)海军上将在公开场合大肆渲染中国在太空基础设施领域与拉美国家合作不断扩大的局势。他特别强调中国参与的规模,并对这一态势表示担忧。霍尔西的表态,是华盛顿近年来对中国在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军民两用”炒作的又一例证。
除太空领域“军民两用”的说法外,华盛顿还炮制了多项针对中拉合作的指控。例如,美国称,中国利用数字基础设施与5G网络从事“间谍活动”,中国在拉美制造了“债务陷阱”,中国应对拉丁美洲早期“去工业化”负责等。然而,这些指控只是美国操纵舆论构建的虚假话语,并非事实。
首先,当前拉丁美洲最具规模的军事影响并非来自中国,而是来自美国。据报道,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军事基地数量甚至接近800个,其中在拉美地区有70多个。这显示出美国在拉美布置其强大的军事存在,展现了美国的战略野心。
其次,拉美地区真正的“债务陷阱”源自美国,而非中国。20世纪80年代,多边机构强推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使拉美国家陷入财政困境。这些改革造成的结构性经济问题,至今仍在深刻影响该地区的发展进程。相比之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助力拉美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战略定位升级。这种合作为拉美提供了发展机遇而非债务负担。
再次,美方所声称的出现在拉美的所谓“间谍活动”也并非来自中国,而是来自美国。美国国家安全局早在2010年代初就被曝光监听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及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这也成为美国对外干涉的典型案例。反观中国提供的数字服务,凭借其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切实推动了拉美数字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了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
最后,关于“中国导致拉美去工业化”的论调,事实给予了有力驳斥。学界普遍认为,拉美工业基础衰败的根源在于20世纪80至90年代“华盛顿共识”主导的市场自由化政策。相比之下,中国在其经济发展中坚持发挥国有企业与公有制的战略作用,巩固了自己作为全球工业强国和技术强国的地位。近年来中国与巴西及其他拉美国家达成的一系列合作协议表明,中国不仅是拉美重要的出口市场,还是对拉美进行技术转让、科技合作、教育交流和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伙伴。
近期,中拉论坛第四次部长级会议所取得的成果清晰印证了中拉合作共识。尽管霍尔西上将和其他美国官员对中拉合作持质疑态度,但拉美国家对此并不认同。会议期间,拉美国家一致重申将致力于加强同中方的多领域合作,强调多边主义、平等互信、和平协商与共同发展是对华关系的基石。哥伦比亚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并与中方达成多项新协议。巴西总统卢拉在北京明确表态:“中国是21世纪经济和技术领域的新兴力量,值得更多善意而不是偏见。”
历史经验表明,冷战思维的话语构建终将消逝。美方应当意识到,其编撰的“反华神话”注定会消亡,这不仅因为它建立在谎言之上,更因为它无法回应拉美国家追求发展、公正与独立自主的真实诉求。合作,而非对抗,才是推动地区乃至全球共同发展的最具建设性的路径。
文章评论 (47)
风挽孤笛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内容详实,观点独到,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
花颜
文章分析得很透彻,但我对第三点有不同看法,希望能与作者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