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看起来很美的日本留学,真申请后,才发现想得天真了

在之后朱文英和李文忠在内的朱家养子们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开创了大明王朝,可是在平定天下后,朱元璋已儿女成群,亲儿子都二十六个,江山总归是要传给亲儿孙的,皇室家族不在有养子们的一席之地。

留日的超高性价比背后,像看上去那么美好吗?

文丨Linda 编丨Lulu

近期,留学群里对欧美留学不确定性的吐槽声音越来越多,一些行动力强的家长已经开始四处搜集信息,为孩子国际教育路线寻找着各种替代方案了。这其中,一直大热的日本就备受关注。

用家长们的话说,去日本每年的学费只有几万块,录取率高,就业也不错。最关键文化习惯和中国很相似,假期回国也更加方便,听上去哪儿哪儿都挺不错的。

与此同时,受少子化的影响 ,2024学年日本各大学招生名额较实际入学人数多出逾1万人,首次出现招生名额与入学人数“倒挂”的情况。日本正不遗余力地推出一系列友好政策,希望招收到更多的留学生入校。

一拍即合之下,2024年1 - 9月赴日的留学生共有140,318人, 比2023年同期增加25%。这其中,有60%是中国学生

展开全文

但留日的超高性价比背后,像看上去那么美好嘛?

为中国学生做留日指导的 吴涛老师,和陪双胞胎女儿一起DIY申请过多所日本头部高校的 Jessie,用他们的真实经历为我们展现了日本留学另一面的真实情况。

全民升学的年代,

日本名校的门槛变高了

为了提高入学率,日本的招生形式越来越多元。除了能参加传统的EJU、JLPT考试。

很多没有接触过日语的国际生也可以通过入学前的语言学校过渡、或选择纯英语授课的项目(SGU),申请日本大学

这些政策吸引了Jessie这样比较喜欢日本的家长。

Jessie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在疫情期间从上海转到曼谷,继续在国际学校读IB课程。为了让小姐俩集中精力提高专业成绩,Jessie帮她们申请了纯英语授课项目(SGU)中的几所头部大学: 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名古屋大学,和北海道大学

SGU项目对语言的要求是托福80分或雅思6.0,对比头部美本托福100分以上、雅思7.5-8的要求相对要容易不少。并且A Level、IB,或AP三类课程都可以报考。

这些大学的官方网站上有非常细致的要求和申请流程,只需要根据要求一步步提交材料即可。

所以, Jessie和孩子们选择了DIY的申请方式,期间除了觉得个别学校需要纸制快递提交一些材料有些麻烦外,几乎没有遇到太大障碍。

日本开设SGU项目的大学汇总

这些大学的录取标准如何呢?

以而 东京大学为例。它的明确要求 IB的预估分数不能低于40分——这几乎和部分藤校的新生成绩是一样的。Jessie的两个孩子虽然学习已经非常不错,被几所大学的首轮审核通过,但还是有一个姑娘因为IB只估到39分放弃了这所学校。

Jessie和女儿去东大时拍摄

明明录取率提高那么多,为什么这些好学校反而更难考了呢?

首先头部学校的录取率即便有所提高,也不会有特别大的比例。

以SGU项目为例,其涵盖的37所学校中,A类学校只有13所。排名靠前的国立大学(如旧制帝国七大)部分专业录取率只有3-5%。

其次,申请日本大学的留学生越来越多,竞争性不减反增。

做了多年留日指导的吴涛老师,在认真地帮助孩子们提高专业成绩、研究计划书和做文书指导的同时,也要一次又一次地向他们说明 日本留学的真相:要去好的学校,是要付出巨大努力的。

,在与特别优秀的同学竞争时,还要做好应对隐性筛选条件的准备。

比如,明明招生标准里写着日语N2即可,实际筛选标准却是N1。一些标化分数,如果能比要求略高些,就会多一份稳妥。

也许,有些家庭对学校的排名也没有那么执着:

毕竟,留日的成本不是很高: 日本公立大学本科的学费在3万左右,私立大学也不过7-9万。稍微有点经济基础的中产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毕竟,日本去年有仍有47.5%的日本私立大学未能招满学生。似乎总有一些普普通通的大学,给钱就能上。

但是,随着日本招生危机越来越严重,一些私立大学很可能因为生源日益减少而倒闭。

为了避免最后拿到一张“无效文凭”,千万不能有拿留学签证去旅游的心态, 申请大学时在能力范围内选择排名靠前的、或公立的大学仍然非常重要

外滩君也整理了最新

“日本大学SGU项目介绍”

可扫码添加小助手,入群领取

几种考前心态,

会成为留日申请的一道坎

日本的升学考试,主要是 一般入试留学生入试

日本留学试验考生数量变化

其中 一般入试是指孩子在日本上中学,和本土的同学们一起参加高考。这种方式的好处是 可以提前熟悉日本的教育制度和学习环境日本的中学生通过共通考试后,还需要参加每所大学独立举办的入学考试。

这些独立的入学考试,难度往往远高于共通考试。并且,不同大学同一科的考题风格和难度也不一样。 报考学校多,看似可选择的机会就越多,但备考压力也成倍增加。

而且,做升学选择的困难与纠结也不少。

首先,一般入试的孩子只能报考一所公立大学,要谨慎选择。

其次,一些学校的入学考试时间冲突,要谨慎选择。

再次,被大学录取后,要在一周内决定要不要缴纳20万元的入学金,更要谨慎选择。

比起在日本参加高考的学生, 参加留学生入试的同学们在报考公立大学的数量上没有太多限制,但更大的难题在语言关

这不仅仅指在语言学校苦苦挣扎等待上岸的过程,也指过了N1考试却没有语言环境训练口语的困境。

经验丰富的吴涛老师见过不少学生忽略了口语的重要性,一次次苦口婆心地劝那些忽略了口语的学生们。他们可能N1考试成绩很好,但没有办法保证在面试中顺畅地交流。

那么,像Jessie的两个女儿一样,报考的是SGU项目,又因为在曼谷高中和海外的同学交流频繁, 英语口语不成问题,面试环节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

也不是。

名古屋大学首轮材料审核通过后,Jessie和孩子们还认为接下来就是简单的聊天式面试,无非就是介绍一下自己,或聊聊为什么报考这个学校一类的话题。

母女们考前的心态都很轻松。

但,名古屋大学的面试不是这样。

当天除了一个招生老师,其他四位都是学科老师。几乎没有什么闲话家常,一个个抛过来的都是专业问题。

小姐俩一下就紧张起来了。

后来,她们去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参加面试时,画风一样如此严谨。

留日申请是一件战线很长的事情,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决定生死”。优先打赢入学考试的硬仗当然是个大前提,但不能被分数思维牢牢困住,要合理分配精力做权衡,也要注意面试交流这样的隐形门槛。如果像Jessie的两个女儿一样,积极做了准备却偶遇疏漏,那么及时地调整心态和策略就很重要。

图由Jessie提供

也正是因为准备充分,反应迅速,这两个成绩优异的孩子才并没有被画风严谨的面试困住,最后双双顺利通过名古屋大学和北海道大学的面试考核。

日本的传统优势,正在慢慢消失

提起日本的强势学科,DeepSeek给出的答案可以下拉出几屏,尤其像医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等等学科,在全球的最高排名可以进前十。但从整体上来说, 日本大学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并不是特别高

Jessie的两个女儿之前学的是高阶数学和高阶物理,她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希望在SGU项目下读到与工程、航天航空、环境等等有关的专业,但SGU的项目里文科偏多,两个孩子可选的理科专业少之又少, 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两个专业可报。

Jessie和女儿申请时,关注到几所头部大学SGU项目当年的专业及招生人数情况

很多人对日本的计算机IT和机械工程等领域还有很深的滤镜,因为日本曾经的技术领先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如今,这些行业的格局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些年,日本在新兴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已经远远赶不上中国。

以汽车行业为例,2000年日系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30%,2024年已经跌至11.2%,创下历史新低。

某知名车企的管理人员在参与汽车展会时直呼:“留在中国的汽车市场里,能看到最好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这是最好的学习!”

正因如此,日本对此类高端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像计算机IT、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可以达到90%-95%。为了留住海外的人才, 日本在2023年4月启动了“特别高度人才制度”,将留学生拿到永居权的时间从十年缩短到了一年

做为家长,很多人送孩子去日本留学就是看重了这里就业率高、工作相对稳定、薪水也比较体面。但,以这样的眼光去验证留日的性价比,真的那么划算嘛?

放眼日本留学生就业市场,和大学申请的两极分化情况有些类似。有人总结了留日学生的两种结局:

其一是,学好日语,进入企业,天天赶末班车,月薪25万(日元),房租先付出小一半。天天跟着前辈后面熬资历,熬三五年,月薪过了35万(日元),才好像刚刚看到一点希望。

其二是,从没人想干的洗碗工做起,慢慢做店长、开饭店。管它大学学的什么,反正小店的营业额,一天可以干到15万(日元)!

如果像Jessie的两个女儿一样, 想把学费亲民的日本做为一个“中转”的选项,本科毕业后还是会选择去其他国家深造或发展,就需要考虑日本大学的综合实力和在全球的排名

如,东京大学的最新QS排名为32,而早稻田大学的排名已经出了前100。

留日仍然属于小众留学的范畴,以这样的学历去其他国家发展,甚至回中国来找工作,都没有太多优势。

不过, 留日的学生中,还有三分之一是奔着动漫、平面、视传、游戏等热门专业来的

动漫、游戏都是日本的支柱产业。

京都精华大学开设了全球第一个漫画专业,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被集英社、讲谈社预定;考进武藏野美术大学,就等于和知名动画导演今敏做了校友;东京工艺大学与任天堂、卡普空等游戏大厂都有深度合作……

这些,对于年轻的二次元星人简直有致命的吸引力。

吴涛老师向我们介绍说:近年来,以《黑神话:悟空》为代表的国产游戏作品展现出的强大的技术实力,已经领先日本不少。但做为行业的先驱,日本在动漫、电子游戏等行业的设计方向上还有非常大的优势。

在收入方面, 日本动漫和游戏行业的待遇都要略低于国内,但优势是不太卷。

总体来说,日本的就业市场有它对留学生非常友好的一面。如果职业素养过硬、目标也很明确,那么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不难。但那些成绩非常优秀,足以进入日本头部几所高校的同学,是选择秩序感和稳定性都更强的日本,还是选择发展可能性更大的其他国家,这和每个人的个性倾向也有很大关系……

秩序感很强,是优势也是劣势

很多家庭选择让孩子来日本留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认为同为东方国家,中日的文化差异更小,孩子更容易适应。

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日本大学以教学严谨著称。大学的教授们上课一般都是准备充分,讲解精准,对每个研究细节严格把关的。 他们在骨子里会更喜欢“强者”。那些努力学习,在不冒犯的情况下尽可能多提问的学生们,往往会被“开小灶”,能学到的东西会多很多。

但与此同时,校方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会让很多同学不适应。

这其中被最多提及的就是“出勤率”的管理。每位同学一个学期只能请2-3次假。如果赶上生病,就要把请假信、医院证明等等一系列材料提交整齐。否则一不留神就要因此而挂科。比起欧美那种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宽松模式,这一点小事就足够让人压力山大了。

吴涛老师说:“ 中日两国师生理念上的差距比中美还要大一些。

很多留日的同学会发现,影响他们体验的都是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精细又恼人的规矩,贯穿了在这里生活的每一天。

比如:每天只有一次机会,定时丢分类的垃圾。如果错过,就要把垃圾堆满窗台,或者狼狈不堪地追着垃圾车跑。

人与人之间友善但疏远。那些微笑着喊你“一起吃饭”的人,很可能就是客气一下。若真的去了,他们也许会聊小学的同学、家乡的趣事,或本地人才懂的流行梗,让你听得一脸懵逼,尴尬地默默吃饭。

在企业里里,前后辈、上下级等级森严。想要在职场力争上游,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没有上级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

Jessie的双胞胎女儿都是个子很高、热爱运动,性格外向的姑娘。她们喜欢和妈妈一起去日本旅游,也喜欢日本的动漫、游戏。但高中的日本同学更了解她们,分析了在日本生活的实际情况,认为她们或许更适合西方国家的氛围。

作为家长,Jessie虽然更希望孩子学习、成长道路更稳妥,但也尊重了孩子们想要打破成规,出去闯一闯想法。

图由Jessie提供

基于两个孩子的学术能力和专业方向,她们很快就锁定 莫纳什大学工程专业。这个专业的荣誉学位比常规本科多读一年,但毕业即可获得工程师协会认证(EA认证),对于个人竞争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澳洲大学理工科专业的学费基本在5.2-5.8万澳元/年(人民币25-28万)比日本大学高出一大截,但Jessie很愿意在可承受范围内送小姐俩去更适合她们的学校。孩子们也愿意为了长远的发展牺牲掉一定的生活便捷度,很快适应了澳洲的独立生活。

日本喜欢那些秩序感很强、认真细心、处事严谨的学生,他们往往更能快速适应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收获更深的文化认同。

从更多角度去看一看日本留学故事,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多年的利好政策和更高的留学性价比背后,是日本升学和就业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中部塌陷现象。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力争上游,跑在前面,过看上去很美的生活,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之前,外滩君也多次报道过日本留学和日本教育的情况,大家可以点击了解:

外滩君也整理了最新“SGU项目介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小米 以前的奶茶块 央视曝光怕被卫星拍到的垃圾山 华体会手机版AC米兰赞助商05

文章评论 (58)

玉如易

夜之瞳

2025-05-23 14:59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内容详实,观点独到,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

赞 (48) 回复
飞翔的浪漫

阿天

2025-05-23 04:47

文章分析得很透彻,但我对第三点有不同看法,希望能与作者进一步交流。

赞 (62) 回复